时间:2018-4-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阅读本文前,请您先点击上面的蓝色字体“三峡夜听”,“   我常常在秭归小城的长街上,听到一种“莲子银耳粥”的叫卖声。或长或短的叫卖声,会把我的思绪变成一只风筝,放到高山流云里,放到仲夏时节。

  那是一个老爷子,头戴一顶鸭舌帽,骑着一辆三轮车,车上站着一个半人高的陶土茶壶,以及一些瓶瓶罐罐,走过大街小巷,穿越人山人海,将香甜可口的莲子银耳粥送到消费者手里,得几个小钱儿快意人生。每每听到或看到,心里都要泛起一阵涟漪。

  万千风景看尽,在高山流云底下,做着这样一份自己喜欢的事情,不也美哉乐哉!小城不大,老爷子不老,小城有多少故事,都被雨打风吹去,老爷子又有多少传说,都在繁华和风流里慢慢淡去,甚或沉淀,化作一曲云烟之间的歌谣,任人传唱不息。小城和老爷子,就像一面镜子遥望着另一面镜子。

  远远地,三轮车缓缓驶来,像一艘小船停泊在人海。一个少妇牵着小孩走了过去,和老爷子低声交谈。老爷子动作娴熟,取了香甜可口的莲子银耳粥盛进碗里,笑盈盈地递给年轻的妈妈,女子顺手递过钱,也就完成了一笔小买卖。

  少妇牵着孩子离去,老爷子开着小小的三轮车离去。车轮转动,像大风车一样,转出了我陈年佳酿的故事。

  那是早些年的北漂岁月,我认识了一位教古筝的老师。她美丽、优雅,有一个很爱看书的小女孩,名叫静妮,人长得清秀,名字起得好听。当时,我在一个小饭桌做家教老师,偶尔写童话,为孩子们写故事,如此,也算同行了。那个仲夏,有一次,我去拜访她,她给我做了一大碗莲子银耳粥,放进冰柜冻着,然后取出请我喝。我们一会儿聊着古筝,一会儿聊着童话,感觉一切是那么美。那粥,那么冰凉,那么香甜可口,在酷暑难耐的夏日,足以慰藉我倦鸟盼归的心。如今,我已飘回家了,而她,依然在北漂,用她的古筝声滋润一个个孩子。我记得她长发飘飘,长裙飘飘,像是从一幅古典画里走出来的女子。事隔多年,不知身处北京的她,一切可好!不知她是否偶尔,也会煮一锅莲子银耳粥,和她的女儿一起分享呢?

  我想,她会很好的。

从此以后,莲子银耳粥对我,也便有了一种情愫,它热腾腾,它香喷喷,窖藏的美酒,像花桥下的甘泉,更像月色下她的笑颜。

作者简介:韩裕平,江湖人称九条命,屈原故里湖北秭归茅坪镇长岭村人,典型80后,草根作者一枚。年大雪之夜,出生于一个普通农民家庭,历经童年苦难岁月,自小爱阅读,与文学结下不解之缘。高中毕业以后,开始边打工边创作,诗歌散文小说都有涉猎,有多篇短小文字刊于《工人日报》、《桂林日报》、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屈原文学》、《三峡晚报》、《三峡商报》等等。经授权,改编老电影《桥》和《地道战》,成书《桥》和《地道战》,出版有童话故事集《看——那个树洞》上下册,入藏首都图书馆,散文集《无声的尖叫》,诗歌集《情定花桥,留住乡愁留住你》,秭归作协会员,业余耍笔杆子,喝墨水,生命不息,奋斗不止。本人故事先后有《宜昌日报》、《辽宁青年》、《三峡晚报》、《三峡商报》、《京郊日报》、《广外报》、《昌平报》以及三峡秭归在线网站、南邵中学网站等报道过。接受过《秭归电视台》、《东莞电视台》今日莞事栏目、广西横县电视台《花乡民生》等的采访报道。现任职北京通州区思睿教育语文老师。

更多精彩,轻轻点击

秭归味道:又是一年腊肉香

秭归味道:最难忘家乡的豆腐乳

想家的时候,就看湖北秭归的云

北漂晨曲:我在北京——等你

快!快!快!抢救传承民间文化遗产《梁山伯和祝英台》需要您的助力

震!撼!人以画为业,揭开北京通州区宋庄画家村的神秘面纱

来自北京的中秋问候:写给秭归,写给妈妈,写给母亲

韩裕平

赞赏

人赞赏

人喜欢

长按







































北京的权威白癜风专家
女性白癜风好治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