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5-11-6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而近年来,随着通江银耳知名度的进一步扩大和银耳产业的快速发展,通江在银耳研发、新品培育上的投入逐步增加,通江银耳产业开始实现区域化发展,“一带”(小通江河流域食用菌产业带)“两园”(通江银耳文化博览园/诺水河食用菌示范观光园)“五区”( 周子坪食用菌万亩示范区、诺水河食用菌万亩示范区、梓潼食用菌万亩示范区、陈河万亩银耳示范区、涪阳银耳万亩示范区)的产业集群初步形成

“天生雾、雾生露、露生耳”,走进通江县银耳博物馆,大屏幕上云雾缭绕下朵朵晶莹的银耳,便是通江最为人熟知的特产这一特产,也成为通江现代有机农业快速发展的一张名片据了解,近年来通江县通过大力发展现代有机农业,后发优势显现2014年,该县获准创建“国家有机产品银耳的食用功效认证示范区”,成为全省第六个、巴中市首个获准创建的“国家有机产品认证示范区”通过有机农业的有益尝试,如今的通江县走出了一条经济效益与生态保护可持续发展之路

随着银耳产业的逐步做大,当地老百姓把种植银耳、发展银耳产业作为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自己收入的有效举措,不仅积极推广新品种、培训新技术,还带领周围村民一同加入到银耳种植中,实现银耳产业发展由一家一户的分散种植向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的转变,逐步形成以市场牵企业,企业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格局

本文来源:四川新闻网-成都日报

小银耳发展成大产业

作者:刘芳君

记者获悉,近年来通江对有机农业发展的力度不断加大,通江县有机农业发展迅速根据《有机产业发展规划银耳的特征》,通江县将科学规划有机农业发展布局,建立完善有机农业基地质量管理、农业投入品供应、产业化经营、质量安全追溯、生产监督管理、可持续发展等体系,加大农产品基地建设和产业化经营力度,促进品牌创建,加强监督管理,朝着有机产业强县、经济强县目标挺进

由于通江森林覆盖率高,水质、大气环境优良自然条件和生态环境优越,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成为从传统农业向现代有机农业转变的基础作为国家新阶段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工程试点县之一,通江不仅拥有全国闻名的银耳,还拥有空山黄牛、青峪黑猪、巴山土鸡、富硒茶叶等特色产品

据悉,从2015年到2025年,通江计划实现有机产品认证数量50个,综合产值达到162亿元,在县域境内形成北部高山特银耳生长习性色有机产业区和南部有机种养循环区;未来10年内,将打造粮油、蔬菜、特色林果、中药材、畜禽、水产、农产品加工、农产品储运保鲜八大类有机产业 本报记者 刘芳君

有机农业加速发展

数据显示,2015上半年,通江县食用菌种植基地面积完成5.5万亩,种植规模达4.25亿袋,其中:段木银耳10000万袋、木屑银耳2500万袋,段木木耳10000万袋、香菇9500万袋、其它食用菌10500万袋产量达8.5万吨(鲜品),产值达9.36亿元,三项指标同比2014上半年分别增长10%、25%、30%,超额完成上半年食用菌生产阶段目标任务

目前,该县已初步形成有机食用菌、有机茶叶、生态中药材、有机水果、有机养殖等区域有机农业产业体系;涌现出了罗村茶业、巴山牧业、山霸王等10家有机产品龙头生产加工企业,18个产品获得有机产品认证,共获准银耳做法认证无公害农产品27个,绿色食品7个,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3个,该县83.238万亩耕地被整体认证为无公害农产品产地;食用菌年产值20亿元,有机茶叶年产值9亿元,空山黄牛、青峪猪、巴山土鸡等畜产品年产值28.2亿元,生态水产年产值4.5亿元,空山马铃薯年产值6亿元,发展核桃、中药材、水果各类林下经济产业111.5万亩

“银耳博物馆建得很好,全面展示了通江银耳独特的文化底蕴和通江作为中国银耳之乡厚重的历史内涵”参观罢位于通江县的银耳博物馆,游客们不由得称赞去年10月,为了全面展示通江银耳的历史文化,扩大通江银耳的知名度,通江银耳博物馆建成开馆占地40050平方米的博物馆分“主馆”、“生态景观”、“文化广场”三大部分,集收藏、研究、展示、宣教、科普于一体,银耳注意事项通过先进的声、光、电控技术及大量的标本、图片、文字资料印证,全面展示通江银耳的生产、发展、神奇功效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银耳博物馆,浓缩了整个通江银耳产业据了解,通江银耳历史悠久,“发轫于盛唐,食用于宋元,入药于明清,是清廷御膳之珍馐”,以朵大、味纯、色黄、含维生素和氨基酸种类多、药用功效显著而著称于世上世纪60年代,通江县不断改善和创新银耳栽培技术,先后创造了人工接种芽孢菌种种植法、培育芽孢菌种种植法、培育菌丝菌种种植法,成为“我国人工有意识进行银耳生产的发源地”1995年,通江被中国特产之乡组委会正式命名为“中国银耳之乡”


北京中科华北中医医院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