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16-4-22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佚名 点击: 61 次

国债收益率飙升商业银行"养券"策略难赚钱

自今年6月的"钱荒"以来,央行保持了相对较为紧缩的货币政策,这也导致资金本钱一直在高位运行。近期,国债收益率更是大幅飙升到2004年以来的高点。此前商业银行普遍存在的国债交易中采取的"养券"模式变得不再赚钱,为了避免进一步亏损,大量商业银行开始减少手中的债券头寸,但可能仍继续持有城投债等风险评级较低的债券。  国债收益率飙升  近期,国债收益率再度大幅飙升。比如,11月20日发行的10年国债收益率到达了4.77,这也是2004年以来的最高点,也高于全球金融危机肆虐的2008年。  澳新银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刘利刚说,国债一直被认为重要的安全资产,其收益率大幅上升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市场的恐慌。这在中国经济增速延续放缓、通胀压力可控、主要央行保持宽松货币政策大背景下,显得更加明显。  "债券收益率上升的缘由包括:近期债券发行范围显著增加;相对政府和企业债券,银行对高收益的非标信誉产品偏好上升。"瑞银证券中国首席经济学家汪涛认为。  就短时间的供需失衡来看,供给方面,4季度计划发行的国债范围较去年同期几近增加了50,政策性金融债的发行计划也较上年同期增加了10。另外,由于年中产生的流动性冲击,一些本应在3季度发行的企业债被推迟到了4季度。而4季度银行对债券的配置需求通常较弱。另外,央行也故意通过"锁长放短"的操作推动收益率曲线变得更加峻峭。  银行减少债券头寸  传统上来看,中国的商业银行普遍采取"养券"的国债交易策略,即,银行以7天回购利率借入资金,并用来购买长期限国债,然后再以国债作为抵押借入资金,并再度买入债券,通过这样的方式,银行也可以提高本身的杠杆率,如果7天回购利率保持在低位运行,那么银行通过这样的交易策略也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  但是,随着6月以来资金本钱不断上升,这样的一种交易模式也不再赚钱,对资金本钱相对敏感的商业银行则选择开始下落国债的持仓量。  有银行人士泄漏,由于"养券"不再赚钱,同时风险更高,但银行仍持有大量城投债券,与此同时却大量兜售收益率较低但风险也较低的国债,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劣质资产驱逐优秀资产"。  刘利刚认为,监管希望银行去杠杆化,但银行却开始减持国债资产。由于城投债券收益率高、期限长、流动性差,冒然兜售这些债券只会导致市场出现崩盘。同时由于政府兜底,大量城投债券的风险也被认为相对较低,商业银行可以在控制风险同时仍然取得较高收益。另外,通过减持国债,银行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迫使国债被更加公道的定价。  "信誉市场的结构性变化也可能导致银行债券需求下滑。"汪涛认为,随着近期表外信贷的快速发展,银行能够中医白癜风的医治、并且正在把越来越多的流动性投向第三类资产--同业资产或非标债权,这些资产可以提供比债券更高的收益率。受此影响,近期银行间市场利率上扬在推高银行资金本钱的同时,也提升了银行的风险偏好、在(非标)信誉市场中寻求高初期白癜风医治方法收益产品,而不是去配置传统的债券市场。



------分隔线----------------------------
  • 网站首页
  • 网站地图
  • 发布优势
  • 广告合作
  • 版权申明
  • 服务条款
  • Copyright (c) @2012 - 2020

    电话: 地址:

    提醒您:本站信息仅供参考 不能做为诊断及医疗的依据 本站如有转载或引用文章涉及版权问题 请速与我们联系